一、廢水特性分析
養殖場廢水主要有尿液、殘余的糞便、飼料殘渣和沖洗水等組成,特點是:
1、有機質濃度高、氨氮含量高。
2、廢水可生化性能好,水解、酸化快,沉淀性能好。
3、懸浮物濃度高。
二、廢水處理主體單元
1、預處理
廢水工程的預處理部分主要包括:粗(細)格柵、沉砂池、隔油池、集水池、調節池和初沉池等。
調節池前應設置粗格柵、細格柵,廢水中含有較多羽毛等漂浮物時必須設置專用的細格柵、水力篩或微濾機等。
氣浮可作為調節池后用于去除殘留于廢水中粒徑較小的分散油、乳化油、絨毛、細小懸浮顆粒等雜物的一中備選技術,對于含有較多油脂和絨毛的肉類加工廠廢水,宜采用氣浮工藝,以保護后續厭氧等處理單元穩定運行及處理效果。
2、生化處理
生化處理是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的核心,主要去除廢水中可降解的有機物及氨氮等營養型污染物,生化處理部分主要包括厭氧處理和好氧處理。
(1)常用厭氧工藝為:升流式厭氧污泥床(UASB)或水解酸化技術
UASB尤其適用于中高有機負荷,水量水質較穩定、懸浮物濃度較低時的廢水處理,水解酸化技術適用于較高容積負荷,水質水量波動較大時的廢水處理。
(2)好氧處理宜采用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技術(SBR)或生物接觸氧化技術,出水要求較高時亦可采用膜生物反應器(MBR)工藝。
SBR工藝尤其適合廢水間歇性排放,流量變化大的廢水處理;接觸氧化工藝廣泛適用于不同規模的屠宰場與肉類加工廠廢水治理;MBR工藝適用于占地小且出水水質要求較高的廢水處理。
3、消毒及深度處理
屠宰及肉類加工廢水須進行消毒處理,一般采用二氧化氯或次氯酸鈉進行消毒。對廢水處理及排放有嚴格要求時應進行深度處理。宜采用生物處理和物化處理相結合的工藝。如曝氣生物濾池(BAF)、生物活性炭、混凝沉淀、過濾等。